信息來源于:互聯網 發布于:2021-11-24
隨著氣溫越來越低,全國各地的很多水產養殖場都進入了淡季,很多養殖戶往往放松了警惕,導致魚苗飼養的水產品出現了大面積的問題,嚴重影響了收益為了保證重慶魚苗基地養殖的魚蝦能夠過冬,魚苗養殖戶應該做好哪些工作?
池塘盡量不要靠近主要交通路線,以免魚類受到驚嚇,消耗營養。一般選擇面積12 ~ 5畝,底部泥厚10 ~ 20厘米,池內無雜草,保水性強的池塘。淤泥清理干凈后,暴曬10天左右,用生石灰清池,然后加入淡水。大約10天后,魚可以被放出來。
冬季雨水不足容易導致池塘水位明顯下降,淺水、水溫變化快、溫差大等都會給魚類的生長帶來不利。在寒冷季節,適當提高水位,增加蓄水量,保持相對穩定的水溫,是降低魚類越冬死亡率的有效措施。池塘的水深應保持在1.5米以下,水位過低時應加水。加水時應早注水、勤注水,一次注水量不宜過多,以免池塘水溫變化過大,對養殖對象造成應激刺激。
實踐證明,越冬魚種放養過稀,會影響池塘利用率,造成浪費。但是如果放養密度過高,很容易導致魚類缺氧窒息死亡,也容易導致魚類疾病。
因此,確定合理的放養密度是關鍵。一般每667平方米投放3 ~ 4萬個10厘米的魚種,2萬個13厘米的魚種,不超過1萬個16厘米的魚種。
加強越冬管理。
1.保持良好的透明度。下雪后,要及時掃除冰面上的積雪,避免影響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,保持水中有足夠的溶解氧。
2、經常測定池水中的溶解氧。溶解氧應保持在3毫克/升以上,低于2毫克/升時,應通過沖洗進行急救。如果沒有測氧設備,當看到池中的魚在淺水中聚集供氧時,表明水中沒有氧氣,建議沖洗水進行救援。
3.魚種放入池塘后,不要以為冷了水冷不吃也沒關系。相反,它們應該在冬天堅持適當的喂養,以保護它們的體重并促進它們的生長。
一般配合飼料都不錯。水溫在5以上時,每3 ~ 5天投喂一次,投喂量為魚重的0.5% ~ 1%。如果天氣持續晴好,應適當增加投喂量。開春后,水溫升至10時,即可進行飼養、施肥等正常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