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來源于:互聯網 發布于:2021-11-24
現代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是提高水產養殖產品的質量,包括營養質量、衛生健康質量、食用品質等。養殖動物的種類(不同種類有不同的營養質量)、疾病和藥物使用(藥物殘留)、水環境(風味和健康質量)、飼料質量(風味和健康質量)等直接影響水產養殖產品的質量。其中,魚苗養殖的病害防控成為重要節點。
如果養殖的水生動物身體健康,具有良好的抗病和預防能力,在實際養殖過程中可以減少對水體、池塘和水生動物的消毒殺蟲等藥物的使用,也可以因疾病的減少而減少疾病防治藥物的使用。因此,養殖水產品中的藥物殘留和有害物質殘留可以得到有效控制,可以有效保證水產養殖產品的食用健康質量。同時還能顯著提高養殖水產動物的成活率和生產性能,獲得更多的水產養殖產品產量,獲得更好的水產養殖經濟效益。
“預防重于治療”的理念已被重慶淡水魚種苗批發業廣泛接受并付諸實施,用于水產養殖動物疾病的防控。在水產養殖生產過程中,重大疾病和重大健康問題的預防,包括水產養殖動物苗種和水產動物在養殖過程中的疾病檢測、池塘消毒、水體消毒和定期預防等,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取得了重要成果。然而,在“預防重于治療”的理念下,在重大疾病和重大健康問題的防控中,藥物主要用于殺滅病原體,包括消毒劑、殺蟲劑、藻類和水生植物。同時,在治療健康問題的過程中,基本上是基于使用藥物和抑制原生的技術對策和技術方案
重要的后果是,一方面,藥物對水產動物的生理健康危害極大,包括對動物組織結構的損傷和功能的損傷,導致水產動物的自身免疫防御能力在一段時間內顯著下降,可能嚴重造成二次感染和復發。另一方面,養殖過程中使用的藥物仍殘留在水環境中,在養殖水產品中殘留或富集,導致養殖水產品食用衛生質量下降。
“養重于防”中的“養”字是指“養殖過程”,包括養殖動物的種苗質量、池塘、水體等養殖環境質量、養殖動物食用的食物或飼料質量、養殖過程中的生產管理技術等。即強調“養殖過程”的非制藥過程,是基于水生動物本身的生物屬性,是基于養殖水生動物生存環境的自然過程,包括過程的輸入和系統管理。因此,“養重于防”的基本思路是:基于養殖動物生物屬性的“養殖過程”,基于養殖動物自然生存環境的“養殖過程系統管理技術”。